兰州市计划用5年半时间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按照规划,兰州人坐上轨道交通最快也到2017年了。到那时候,从兰州东头的东岗镇到西头的陈官营仅需要45分钟左右。
快捷出行 从西到东仅需45分钟
首先乘坐轨道交通再不会出现堵车、压车问题,从西头到东头仅需45分钟,轨道交通开通后带给这座城市的最大好处就是出行快捷。
按照规划,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从东岗站到陈官营站共有26.6km,运行时间大约需要45分钟左右,从陈官营到东方红广场大约17公里,运行时间在 30分钟以内。据专家介绍,兰州轨道交通的理论设计最高时速为80km/h,而正常运行的时速为35km/h左右,站与站之间的运行时间一般在2分钟,每站停靠时间控制在半分钟左右。1号线一期建成后,每天最多运送乘客32万人次,而一号线远期建成后,每天将最多运送乘客达到78.37万人次。
通风降温 采用环保高效的“直冷技术”
据专家介绍,由于兰州特有的气候条件资源,兰州地铁站内无需安装空调,采用一种无需人工冷源、能耗较少、环保高效而且经济的冷却方式,即直接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
根据规范规定及兰州气候条件,并参考与兰州相近的其它已建或正在建设地铁的城市(如大连、哈尔滨、沈阳等)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形式,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兰州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公共区采用通风系统可满足地铁地下空间内环境控制的要求。充分考虑兰州全年气候干燥的特点,比较适合采用直接蒸发冷却技术,因此,对地铁常规通风系统形式进行优化后确定,在兰州地铁1号线地下车站公共区采用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
为什么兰州地铁不用空调呢?据介绍,兰州1号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列车运行对数30对/小时,即地铁高峰时间内每小时的行车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乘积数为180。兰州最热月平均温度22.4℃(小于25℃),全年平均温度为10.2℃(小于15℃),气候条件不具备设置空调的标准。
而采用直接蒸发冷却技术是通过水与空气直接接触进行热湿交换来获取冷量的一种环保高效而且经济的冷却方式,无需人工冷源。在消耗少许电能的情况下,明显提高了空气品质及环境舒适性,采用通风的方式可达到接近空调的效果。
分段计费 与公交实现“一卡通”
轨道交通运营后,最大的优点是便捷,那么兰州轨道交通与兰州公交能否实现“一卡通”呢?就此,专家认为,目前国内运行的地铁都设有自动售检票系统,这是一个计程计时的封闭式全自动收费系统,系统使用非接触式IC卡,并且与其他公交系统实现“一卡通”。大部分城市推行城市“一卡通”方案,都是由政府牵头组建股份制公司,在市政府的统一指导和监管下,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目前,兰州市民卡工程已正式启动,需密切跟踪其建设情况以及与兰州市公交IC卡的整合,并通过从网络、数据交换、密钥、票卡等方面与地铁公司进行技术对接,实现一卡通用。
安全节能 站台屏蔽门保障安全
兰州轨道交通1、2号线设计中,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同时也不忘将节约能源贯彻始终,为此站台边缘设置将采用不封闭屏蔽门系统,能达到安全和节能双赢的效果。不封闭屏蔽门也称作安全门,是将乘客与行车隧道区域隔开,形成了一道安全运营“屏障”,既能有效防止乘客掉下或跳下轨道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又可以降低列车活塞风和噪声对站台的影响。同时,屏蔽门上方不封闭的格栅风带可作为利用列车运行的活塞加大对车站内自然通风换气的一个途径,减少通风设备的运行时间,节省用电能耗。另外,兰州轨道交通1、2号线还要多次穿越黄河,为了保证其安全,还将设计防淹门,这是兰州轨道交通设计中的特色。
集中供电 刚性悬挂接触网提供动力
据专家介绍,供电系统将为轨道交通的运行提供动力保障。轨道交通的动力来源为:兰州一号线一期工程设两座110/35kV主变电站,每座主变电站从电力系统引入两路独立的110kV交流电源,降压到35kV交流电分配到地铁沿线设在车站、停车场及车辆段内各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35kV交流电通过牵引变电所降压整流成1500V直流电,再通过沿线接触网给地铁车辆供电,35kV交流电通过降压变电所降压成220/380V交流电给地铁各种动力、照明设备供电。
据介绍,接触网是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轨道交通将采用刚性悬挂接触网保证供电的安全,并为列车提供持续、可靠的电力供应。由于刚性接触网无内张力,运行中不会发生断线事故,结构稳定且零部件标准化程度高,使得维修工作量和维修成本大大降低。刚性接触网明显提高了轨道交通列车受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比传统的柔性接触网相比投资节省了20%,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美观舒适 车站设计体现甘肃元素
据专家介绍,在车站建筑的设计上,有一个总的要求就是要充分体现甘肃元素。车站设计将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及市民的影响。车站将保证乘客使用安全、方便,并具有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车站设计还尽可能地考虑与地下过街通道、人行天桥、物业开发建筑等结合建设,可统一组织进出站及过街客流,避免建设的重复性。
双线双向 试运营后实行自动驾驶
据了解,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模式一般分为:自动运行驾驶模式、ATP速度监控下的人工驾驶模式、限速人工驾驶模式、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和无人驾驶模式。
在列车试运行阶段司机都是手动驾驶,试运营后将会自动驾驶。据介绍,手动驾驶也不复杂,就是启动制动按钮,把手柄推到牵引位置,列车就启动了。在整个行车的过程中,司机要对列车的运行进行全程监控。轨道交通列车采用右侧行车制,和普通火车的行驶相反,正线区段按双线双方向运行设计。
轨道交通采用列车自动控制信号系统。列车每天的运行计划已编好程序,并输入了控制中心的中央级设备。运营期间,中央级设备在其他保障行车安全设备的有力支持下,不间断地通过无线电台向各列车发送不同信息,列车接收到信息,通过车载设备的计算分析,进行加速、巡航及惰行、制动等四种行驶状态,完成自动运行。
载客2460人 采用A型最大容量列车
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大体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根据设计,兰州轨道交通列车拟采用A型车6 节编组列车,A型车是目前容量最大的轨道交通列车,6节编组A型轨道交通列车最大载客量为2460人。目前,A型车辆总装已经由国内厂家完成,部分关键系统及部件进口,国产化率大于70%,符合兰州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总体要求。
为实现相关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功能,达到降低能源消耗、节省人力、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兰州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个运行靠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相当于轨道交通的“大脑”和“中枢”。它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其目的主要是通过集成轨道交通多个主要弱电系统,形成统一的监控层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从而实现对各个集成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功能,实现对列车运行情况和客流统计数据的关联监视功能,并对通信系统和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最终实现相关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功能。通过综合监控系统统一的用户界面,运营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监控管理整条线路的运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