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六盘水地铁建设新篇章

漫步在市中心城区的大街小巷,风格各异的楼群小区、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宽阔的柏油马路、川流不息的车流、长长的绿化带、各种花草树木……不时映入眼帘。六盘水,这座刚过完30岁生日的城市,无处不透露着现代化城市的气息。
  说起我市城市建设30年来的巨大变化,凝聚着历届领导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1964年,按照中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在煤炭藏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用名由此而得。1978年12月18日,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天,国务院同意将六盘水地区改设为六盘水市,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级特区。
  经过30年的变迁,我市由建市初期一座城区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分布零散、人口仅5万人的小县城,成长为一座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6万人的新兴工业城市,市区建成面积扩大了10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三轮修编,1983年,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明确规划了东西向三条城市主干道,特别是南环路的建设,为将来分解城市过境交通提供了出路;1997年完成第二轮总规修编;2007年完成的第三轮总规修编,规划了中心城区面积由117平方公里调整为293平方公里,人口近期为50万、远期80万、远景110万,被定位为贵州西部大城市。
  在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下,我市的城市建设高潮迭起,城市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正由能源城市向综合城市转型———
  2002年,国务院核准、建设部批复的《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我市未来将发展为50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根据这一规划,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小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四轮驱动的协调统筹建设理念,按照“绿化、美化、文化、现代化”的建设方向,推进城市建设。
  2004年7月27日,现代化大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总长20公里、宽40米的钟山路改造主体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以此作为扩大城市规模的突破口,城市建设步伐大大加快。
  2003年,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上的大手笔———“政银合作”,使经济基础尚显薄弱的六盘水显现出城市建设的曙光: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与市政府签约承诺,一直到2010年,该行将提供不低于20亿元的贷款,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我市的城市建设从最初的“政银合作”、“按揭”经营,到凤凰新区采取“以地换路、以路引资、资本置换、滚动发展”的开发模式,再到杨柳新区“地企共建、共谋发展、互惠互利”,以及德坞新区采取的“地企共建”开发模式。 在新观念的引领下,横贯东西的钟山大道、凉都大道、人民路,与德宏路、康乐路、向阳路、明湖路、水西路、川心路、麒麟路、荷泉路、官厅路、钢城大道相交构成市区“三纵十横”城市主干道路网络,为现代化城市的未来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除了这“三纵”主干道,还有“十二横”干道把2001年以来开发建设的钟山经济开发区、凤凰新区、德坞新区、双水新区连成一片,迅速拓展了城区面积,一座繁华的城市呼之欲出。
  在城市面貌发生变化的同时,城市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正逐步体现。民营经济快速融入到服务行业,市百货商场、康乐购物中心、恒远百货等商业服务场所相继建成,沃尔玛、肯德基、国贸等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相继入驻,城市服务设施日益健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1999年前,全市房地产企业不足20家,目前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已达130余家,2000年到2007年房地产投资额达51.8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市初期的4平方米增加到29.8平方米,净增了7倍。
  这几年来,六盘水的城市发展岂止是快?六盘水的城市建设更深刻的是变,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日新月异般的变化动因,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更多地注入以人为本的温情。
  在城市品牌的打造中,六盘水人一直在努力。2004年,“煤都”六盘水突然发力,“抢注”了凉爽商标,从“煤都”转型成为“凉都”,开始用气候资源来打造城市品牌。六盘水的一切都在按旅游城市的需要“刷新”———国家级玉舍森林公园、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成功,2005年,入选中国特色城市200强;在同年的“中华十大消暑城市”评选中,位列第九,一直到2009年,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素有“贵州屋脊”之称的乌蒙山韭菜坪以“清凉指南”美誉入选2008、2009中国十大避暑名山,这些都为六盘水的转型注入了强心剂。此外,已经连续6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助推了“凉都”城市品牌的打造。在最新版的全国《德育》教材高中一年级第15课《中国凉都———六盘水》中,这样介绍六盘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国第一个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近年来,我市把市民反映强烈的旧城区改造列为城建重点工程和市政府为群众办的实事之一,大力实施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开展“整脏治乱”行动。目前,已投资几千万元完成了市中心城区部分小街小巷改造任务,昔日脏乱差的市中心城区实现了“水通、路硬、地绿、灯亮、居安”。
  与道路网络同时在编织的是“绿色网络”:优美小区、道边景观、绿化景点随处可见,陆续建成了凤池园、人民广场、动物园、以朵森林公园等公益设施,绿化覆盖率已达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接近8平方米,空气质量全省第一。
  目前,我市城镇化水平由建市前的11%不到,增加到今天的28%;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6万人,市区建成面积扩大了10倍,至少提前十年实现了第二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迅速地冲刷着人们对这座城市的传统记忆,人们在惊叹中重新书写着对这座城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