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治堵措施的地铁停车场,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服务设施,和公交汽车、城市地铁一样,是和单纯市场行为相区别的政府服务。公共停车场这种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是一种最基本的便民服务配套措施。
紧跟城市化进程,公共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收费问题在很多城市日益凸显。媒体报道,停车场差异化收费改革已经成为国内不少城市治堵的一个方向,从已经公开的一些改革方案来看,停车收费涨价成为一种趋势,但北京、兰州等地,2012年大幅提高收费后,却导致了占道乱停车现象的增加,整体交通依然是越来越堵,效果并不理想。
事实上,对于地铁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实际管理者,往往主导了价格的形成,而在这种非市场情境下,公共设施的收费问题更容易引发争议。收费高了,消费者承受不起,收费低或不收费,管理部门又会抱怨无法承担维护、运营等成本。
如何才能达到平衡公众对费用的感受和政府整体布局平衡的目的?问题的症结在于,这实际上是简单将价格手段用在这种非市场化情境下所产生的矛盾。
政府既然承接了公共服务的责任,对停车位等资源的配置,就不能再简单以价格手段调节。因为停车位在很多城市,本身就是稀缺的,忽视这个主要问题,只靠看得见的价格来调节,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很多地方也陷入乱收费乱象。一者价格听证往往形同虚设,价格设定缺乏令人信服的标准,收取的费用究竟有没有或者如何应用到公共设施的改善中,也缺一本明白账。另外,只提高价格不提高服务往往很难服众,更重要的是,比如治堵问题,停车场只是其中一环,只动此不顾彼,越治越堵,让公众失去信心。